欢迎访问华伟银凯官方网站 加入华伟 | 联系华伟 | 收藏华伟
18005330808
13853319801
您是否在搜: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混凝土防冻剂       泵送防冻     剩余新拌砼骨料再生
新闻中心

新形势下的建筑产业变革

编辑:华伟银凯   发布时间:2017-8-4 
  据网络报道2016年国内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19.36万亿,从业人数超过五千万,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建筑业正在经历一场全面的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归结起来为三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即:技术路径、市场模式和政府监管方式的变革。装配化、信息化、标准化、绿色化和设计施工一体化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提升。伴随产业变革,“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等国家政策也为建筑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装配式建筑


一、建造技术路径的深刻变革: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我国现有的建造技术路径(以下简称“传统技术”)形成于1982年,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从客观上讲,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钢材、水泥浪费严重;二是用水量过大;三是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质量通病严重,开裂渗漏问题突出;五是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这一条恰恰是最本质的。这表明,传统技术已非改不可了,加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
  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工厂化装配式建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归纳起来有3种模式:一是以万科和远大住工等为代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PC)。该模式适用于量大面广的多层、小高层办公、住宅建筑,在传统技术框架和框剪基础上侧重于外墙板、内墙板、楼板等的部品化,部品化率为40%~50%,并延伸至现场装修一体化,成本进一步压缩,已接近传统技术成本,可以做到约5天建一层。二是以东南网架、中建钢构等为代表的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该模式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建筑,部分应用到住宅建筑,在传统技术核心筒的基础上,侧重于钢结构部品部件尽量工厂化,还延伸至现场装修一体化,部品化率为30%~40%,强调集成化率。三是以远大工厂化可持续建筑等为代表的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该模式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公寓建筑,完全替代传统技术,更加节能(80%)、节钢(10%~30%)、节混凝土(60%~70%)、节水(90%),部品化率为80%~90%。部品在工厂内一步制作并装修到位,现场快捷安装,高度标准化、集成化使成本比传统技术压缩1/4~1/3,可以做到每天建1~2层,实现“六节一环保”,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又好、又省、又快。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体现了从粗放的建筑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是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可持续建筑是在全钢结构上的部品化、集成化,采用近似标准集装箱式运输,海运成本大幅降低,可破解一般装配式建筑运输半径的瓶颈。
  分析了3种装配式模式,就是要说明,此装配式非彼装配式,对此要有全面辩证思维。各有市场细分,各有特色,也各有局限性。必须指出,时至今日,行业里仍有些同志容易产生误解,即建筑产业现代化简单等于装配化,装配化简单等于PC,这一认知是错误的,是不全面的。
  我们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建安成本作过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对80~120层超高层建筑,按现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结构传统技术施工并简装后竣工合同总价平均约为14500元/平方米~16000元/平方米(全面统计),同比,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成套交付价可节省1/3。二是对30~70层高层建筑,传统技术竣工合同总价平均约为5500元/平方米~6500元/平方米左右(抽样统计),同比,钢构装配式建筑成本可节省1/4。三是对20~30层小高层办公类建筑,抽样样本偏少,采用钢构装配式也能节省一定空间(约1/6)。而对于20~30层及以下住宅类建筑,由于PC推广量增大、成本进一步降低,加上传统技术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增加形成剪刀差,再加上地方政府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奖励力度,现在可以说,PC与传统技术成本相比较,基本上持平甚至略有优势。
  在深刻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办《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时,务必把握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内涵。一是“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二是“力争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下一步,各地政府在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中的主要作用,一是加大倒逼机制,二是出台鼓励政策和做好示范工作。以上海为例,装配式建筑发展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其核心点就是倒逼+奖励。上海市政府规定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不少于50%,并逐年增加。
  敦煌文博会主场馆成为工厂装配式发展的经典范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又好、又省、又快地建成了,不但结构装配化,机电设备装配化,装饰装修也装配化,装配化率达到91.92%,创造了新的“敦煌奇迹”。敦煌文博会主场馆的示范经验表明,装配式建筑要取代现浇体系必须更好、更省、更快,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技发展同样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解决认识论的问题,即中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即都有什么样的装配式建筑,我们如何选择。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重大技术的是非曲直与来龙去脉,用全面辩证的思维找准可行路线。
  应对装配式建筑的挑战,我们要全面转型发展。对于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倒逼机制,必须落实鼓励政策,必须加强示范引导,必须抓住机遇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以提升当地经济实力。对于建设方,必须采用装配式模式,必须降低成本,必须为广大用户带来好处。对于设计方,必须采用装配式模式,必须是装配式设计,必须要有新的设计核心能力。对于施工方,必须是装配式施工,必须尽快谋划发展装配式产业,必须引伸发展装配式建造的核心能力。
  引伸发展,我们还要关注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的结合、装配式建筑与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的结合、装配式建筑与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结合这三个方向性问题。当然,紧随BIM技术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重大科技对建筑科技发展及对建筑业发展的深刻广泛影响,我们亦要研究。


PPP模式


二、市场模式的深刻变革:全面推行PPP模式

  国家大力推行PPP模式,逐渐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规模。从财政部PPP项目库看,截至2017年3月末,全国入库项目共计12287个,累计投资额14.6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1729个,投资额2.9万亿元,落地率34.5%。国家示范项目共计700个,累计投资额1.7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464个,投资额1.19万亿元,落地率66.6%。从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看,自2015年起,第一批向社会公开推介了1043个项目,总投资1.97万亿元;第二批公开推介了1488个项目,总投资2.26万亿元。
  PPP项目的大市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建筑业企业在参与PPP项目方面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国进民退”,建筑业央企和国企承揽了已落地的大部分PPP项目,而民营企业则参与有限或很难参与。
  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对与民营建筑业企业合作存有顾虑,担心民营建筑业企业违约风险高,容易引发对政府监管不力、国有资产流失、利益输送等方面的质疑。二是民营建筑业企业在PPP项目上的竞争力不强,特别是融资能力有限的短板,让民营建筑业企业对PPP项目望而兴叹。
  如何推动民营建筑业企业参与PPP项目?一是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民营建筑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既保障PPP项目顺利实施又切实促进本地区建筑业企业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关鼓励扶持政策。江苏省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江苏省政府的思路很有启发——如果江苏的项目都不让江苏企业干,那他们还怎么到外地参与竞争?二是民营建筑业企业要发挥自身特点,联合优势互补企业参与PPP项目。民营建筑业企业要充分发挥经营机制灵活、管理决策效率高的优势和作为本地企业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与自身优势互补的央企、国企联合竞标PPP项目。也可以尝试通过战略重组、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民营建筑业企业可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积极介入已落地实施的PPP项目,承揽其总承包业务。随着国家级、省级、市级乃至县级PPP项目的不断落地,市场整体规模将超出建筑业央企和国企的承揽能力,民营建筑业企业必将会大有可为。因此,民营建筑业企业要勇于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抢抓发展机遇。
  需要关注的是,在设计施工总承包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改革,即PPP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关键在于形成真正意义上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的甲乙双方理性契约关系。PPP则是更深入的改革,是投资方式改革的深化,必然产生公共投资项目全面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效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断定,真正意义的PPP必然需要设计施工总承包,真正实现设计施工总承包则必然需要建筑产业综合技术的全面创新和提升。相信,这将会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在推进设计施工总承包发展中,既要关注中铁工、中建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创新经验。也要关注中天、苏中建设等内涵式的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创新经验。当然还要关注现代集团、华蓝集团等以设计为龙头的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创新经验。特别需要指出,中天、苏中建设的经验在PPP模式下有新的发展空间,就是承接PPP项目中的设计施工总承包,为甲方创造价值。
  推广PPP后,央企、国企和一些上市企业实现跨越且转型,由建筑承包商向PPP综合承包商转变,获取投资、承建、运营3个效益。其他企业如果不能转型,但也必须跨越,必须寻找新的市场细分,要靠设计施工总承包为新的PPP项目业主创造价值。


转型升级


三、政府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新一轮建筑业改革

  国办《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涉及的建筑业深层次改革有:一是关于建筑市场模式改革。《意见》要求,“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工程应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二是关于招投标制度改革。《意见》提出,“缩小并严格界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在民间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探索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三是关于政府监管方式改革。《意见》要求,“进一步简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类别和登记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并在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方面,“特别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四是关于质量监督的主体责任改革。《意见》要求,“监督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同时,政府可“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选择部分地区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五是关于工程项目支付方式改革和投标价格改革。《意见》要求,“及时按合同约定足额向承包单位支付预付款”,“通过工程款支付担保等经济、法律手段约束建设单位履约行为”。“对采用常规通用技术标准的政府投资工程,在原则上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同时,有效发挥履约担保的作用,防止恶意低价中标,确保工程投资不超预算”。
  其中,关于市场模式改革,明确鼓励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关于招投标制度改革,明确按投资主体重新要求,对社会资本投资项目不再简单一刀切;关于政府监管方式改革,开始直面问题,明确对甲乙双方同等要求;关于质量监督主体责任改革,明确要研究建立质量监督体制问题。
  这些改革都是深层次的,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令建筑业期待。现在关键的关键就是看这些改革怎么落地,什么时候落地。值得关注后续将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文件。

  ------------------------------------

  山东华伟银凯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生产。企业已通过CRCC铁路产品认证、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CNAS实验室认证等诸多认证,企业致力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液体无碱速凝剂等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研发与升级,促进产业转型。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内容有调整,旨在传播与分享,如有侵权,请直接通知我们,谢谢!

山东华伟银凯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华伟1688店铺

鲁ICP备14017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