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是世界上认可度非常高的一个标签,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就是“廉价”的代名词。随着薪资增长、劳动力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土地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世界工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涨价等死,涨价找死,企业如何提升竞争力、如何自救,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生意的谈判场上,中小企业主们为了能与采购商达成一致需要绞尽脑汁。面对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压力时,往往只能自行消化。找到能够让采购商接受的涨价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位生产环保包装产品的企业主认为,与采购商商谈涨价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在与客户做第一单生意的时候,就要采取较灵活的定价策略,谈妥价格变化的约定,比如原材料价格下降了,就相应地给采购商让出一部分利润;如果生产成本增加了,也提前通知采购商,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一些。”这位企业主说。
一位服装生产商认为,涨价策略可以适当留一个缓冲,当采购商再次进货而又不同意涨价时,可以先供应一部分产品给他,但明确地告诉采购商下次进货时将会涨价,或者延长供货时间以应对。
但采购商对供应商的要求往往非常严格,如果供应商没有按照合同办事,往往会遭受严厉的处罚,甚至可能永远失去客户。
很显然,国内中小企业们面对的采购商远远比他们强势,这也是涨价谈判艰难的重要原因。一位外贸销售人员认为,企业至少应该在良性发展的时候就准备好足够的客户储备,一家客户不同意涨价,还会有其他客户,他们可能会接受涨价。
但是,现在的企业们往往面对的是所有客户都对涨价不满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企业该怎么办?
1. 压缩内部开支,节省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可以从几个方面压缩开支:一是向上游要利润,即取得原材料供应商的支持,延长账期或压低价格出货;二是压缩企业人工成本,把企业应发给员工的一部分资金转为股权投资,向员工说明当前的困境,请员工一同努力,度过难关。
2. 开发新产品。比如寻找性能相同、价钱更便宜的替代材料,生产出新产品,在价格上比老产品有竞争优势;在产品功能上多花心思,开发出更多功能,使产品升值;在服务方面做得更到位,使采购商认可自己。
但显然,国内大量中小企业都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形成了中国制造规模的中小企业,大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当前还处在生死挣扎的阶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换一种方式理解,就是因为眼前要解决的困难太多,就无暇顾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了。众多中小企业往往受困于眼前,所以在长期打算方面的准备并不充分,这使得这些企业在面对采购商时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很难有谈判的资格。
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其实是所有同行们共同的困难,但社会需求是不会消失的,采购商仍然需要采购产品,他们暂时还没有办法找到“中国制造”以外的替代品,因此,当所有供应商都涨价时,他们就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正在考虑把他们投向中国制造业的资金向人力成本更便宜的国家转移,并且已经付诸行动,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并不比从“中国制造”影响世界到此次危机的间隔稍久。
一位企业管理者认为,当前的危机是大家共同面对的,谁熬了过来,就会“剩者为王”。他显然过于乐观地考虑了事情,因为到那个时候,他面对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同自己一样环境的竞争者,那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可能正用着更便宜的劳动力,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并不长,但这其实是一个大好时机。谁把握住了机会,就有可能成为产业升级的领头羊,完成产业整合任务,拥有充分的定价权,能够很容易地保证自己的利益。
------------------------------------
山东华伟银凯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生产。企业已通过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CRCC铁路产品认证、CNAS实验室认证。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速凝剂、增效剂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与分享,如有侵权,请直接通知我们,谢谢!